福如東海,壽比衡山
2009/11/4 16:31:51
也許有人看到這個題目會覺得很奇怪,不是“壽比南山”么?幾千年來,中華民族最流行的祝福語是“福如東海,壽比南山。東海惟一,南山卻無數(shù)。如今,隨著衡山祝融峰上的“南山”二字的驚現(xiàn),而使得一切喧囂塵埃落定,我們口中的“南山”終于有了確切的歸屬,即為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。
也許有人看到這個題目會覺得很奇怪,不是“壽比南山”么?幾千年來,中華民族最流行的祝福語是“福如東海,壽比南山。東海惟一,南山卻無數(shù)。如今,隨著衡山祝融峰上的“南山”二字的驚現(xiàn),而使得一切喧囂塵埃落定,我們口中的“南山”終于有了確切的歸屬,即為五岳之一的南岳衡山。
下載 (23.14 KB)
2009-9-16 12:27
其實(shí),“南山”所指為“衡山”這一觀點(diǎn),在古代就已經(jīng)有了很多的證明。據(jù)《周禮·職方氏》、《史記·天官書》以及《春秋》、《星經(jīng)》等古籍的論述,南岳衡山上應(yīng)二十八宿中
南方七宿中的軫星,軫星司衡主壽,故南岳早就被世人尊之為“壽岳”了。漢之《天象賦》、費(fèi)直《易傳》、唐之《步天歌》、齊已《白蓮集》等古籍或詩文,都有南岳即壽岳的類似記載。東漢著名科學(xué)家張衡在其《天象賦》中寫有“長沙明而獻(xiàn)壽”的辭句,意思說是:多么明亮的長沙星啊,總是在將壽算獻(xiàn)給世人。南岳古屬長沙,長沙即因星得名,這正是“壽岳”一詞來歷的簡明注腳。清智犁和尚《重修廣濟(jì)寺記》有:“南岳乃天下五岳之一,世稱為壽比南山者,即此岳也”句,可謂一錘定音,不容再爭;1988年,當(dāng)代權(quán)威辭典《辭源》一書“壽岳”條釋曰:“南岳衡山”,更是現(xiàn)代的準(zhǔn)確結(jié)論。
下載 (38.88 KB)
2009-9-16 12:27
隨著時間的推移,“壽岳”之名也漸彰于世。古今無數(shù)題詠南岳的詩文多對“壽”字情有獨(dú)鐘。詩如“南山壽比高”、“壯堪扶壽岳”、“玉壇相對壽山高”、“百代風(fēng)流歌壽岳”等等,唐代大詩人李白在《送陳郎將歸衡岳》詩中寫道:“衡山蒼蒼入紫冥,下看南極老人星。”“南極老人星”者,即“壽星”也。他把南岳即壽岳這一鐵定的史實(shí)說得明明白白。另一位唐代詩僧齊已游岳詩句“壯堪扶壽岳,靈合置仙壇”,也明指壽岳即南岳衡山。據(jù)清光緒版《南岳志》記載,有“壽比南山”四字題刻于南岳祝融峰祝融殿北墻基下舍身崖上(今望月臺附近),為楷書陰刻,每字一米見方。但此次南岳相關(guān)部門幾度探尋,只發(fā)現(xiàn)“南山”二字。
專家分析,“壽比”二字可能在修葺祝融殿時壓在殿腳下了。為人祝壽,人們常說“壽比南山”,諸多史料證明了“南山”與南岳衡山的關(guān)系。
衡山是壽
文化的代表。南岳大廟主體建筑與
北京太和殿一樣也采取“九五”之制?!吨芤住罚壕盼澹w龍?jiān)谔?#8221;,意即與天同壽;其平面布局則為九進(jìn)制,暗寓“長久長壽”。衡山百壽亭底座為長壽靈物———青石壽龜,四周枋額刻有100個篆體“壽”字;走進(jìn)衡山,到處書壽、名壽、祈禱。山是“壽岳”,路有延壽路,亭名延壽亭,水叫壽澗溪,橋謂壽澗溪橋,地生靈壽木、萬壽樹、護(hù)壽草……香客更為祈壽人。
下載 (15.66 KB)
2009-9-16 12:27
古人云:人至福地臻福,人踩壽地長壽。”衡山既然是主壽之山,那么,自古及今,由朝到野,拜壽岳而祈福求壽皆為首選。1105年,宋徽宗趙佶專程游歷南岳。這位有名的詩畫家興這所至,在南岳金簡峰下,留下“壽岳”兩字刻石,每字四尺見方,大氣磅礴。此后,壽岳之名大著。歷代文人墨客圍繞“壽岳”,或著文賦詩,或題書刻石,或形于圖,或謳于歌,史不絕書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自從宋徽留下“壽岳”石刻以后,步后塵摩崖刻石者代不乏人,但似乎一不愿雷同,二不敢僭越,于是就出現(xiàn)了眾多的單獨(dú)的“壽”字或題名中嵌入“壽”字的刻石。如兜率寺和廣濟(jì)寺側(cè)巨石上的“壽”字鐫刻,字大者四尺見方;“壽比茲岳”、“南維拱壽”等題刻中的“壽”字,或一尺或三尺見方不等;尤其是日前在祝融峰頂發(fā)掘的“壽比南山”之“南山”石刻,每字一米見方,頗有氣勢。這些單獨(dú)的“壽”字或題句中的“壽”字,不管大小,不論書體,均蒼勁雄渾,以示對壽岳的景仰之情?!?BR> 清康熙四十七年,南岳廟重新修繕后,康熙皇帝親撰《重修南岳廟碑記》,碑文首句即為:“南岳為天南巨鎮(zhèn),上應(yīng)北斗玉衡,亦名壽岳”、再度御定南岳為壽岳??v觀幾千年來的
歷史,無論史學(xué)泰斗,抑或文壇耆宿,不但都把南岳衡山定為壽岳,且都視南岳衡山為“長壽、昌榮”的象征。
江澤民2003年9月在衡山聽取導(dǎo)游員介紹“壽比南山不老松”
中山是衡山,松是磨鏡臺古松后,欣然題寫“壽岳衡山”四字,進(jìn)一步彰顯了南岳衡山作為“主壽之山”的地位。
下載 (24.79 KB)
2009-9-16 12:27
當(dāng)?shù)匕衙磕贽r(nóng)歷二月初八定為朝壽佛日,屆時商賈云集,車水馬龍,人潮似海。每年農(nóng)歷七至九月則為外埠香客朝山進(jìn)香的高峰期,一首千古傳唱的《十愿歌》仍很流行。歌曰:
一愿父母登壽城,壽如彭祖八百春;二愿父母多福澤,福如東海寬無垠;三愿父母似松柏,松柏四季不凋零;四愿父母無災(zāi)厄,一切災(zāi)劫化煙塵;五愿父母永不老,容如冠玉令人欽;六愿父母雙目明,明如日月識纖塵;七愿父母雙耳聰,耳如師曠辨五音;八愿父母手足健,身體靈巧如少年;九愿父母德望高,高如南岳受人尊;十愿父母心寬舒,萬事稱意享天年。
《十愿歌》通篇浸潤著子女對父母的敬愛之情和良好祝愿,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的美德正在進(jìn)行理性回歸。俗話說,祈福先祈壽,無壽??照劇?BR> 而隨著2000年中華萬壽大鼎的落成、歷屆“
中國南岳衡山國際壽文化節(jié)”的成功舉辦,更是奠定了衡山作為“壽岳”之山的地位,“祈福上南岳,求壽登衡山”。感受南岳衡山祈壽文化,似乎人們心靈得到洗禮,靈魂得到凈化。因此,我們可以肯定的說,福如東海,壽比衡山也!
【生意上的事-用搜脈。了解更多搜了網(wǎng)資訊,請立即關(guān)注搜了網(wǎng)官方微信(微信號:sole518)】

上一篇: 老人吃香油 血管好
下一篇: 食品"速凍"才能保持營養(y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