睡前飲水讓你血液更流暢
2010/4/1 14:38:01
春天風多雨少氣候干燥,氣溫變化反復無常。使人體免疫力和防御功能下降,容易誘發(fā)一些春季常見的疾病。因此,合理的調(diào)整飲食就顯得尤為重要。怎樣才能吃的營養(yǎng)、又能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呢?在此,生活家特別為您搜羅了春季飲食保健的健康資訊,助您健康度過這個春天。
很多美容的知識都會教導女性,在睡覺前千萬不能喝水,否則第二天起來的時候眼睛會水腫,事實是否如此呢?其實睡前適量的喝一杯水是不會讓眼睛水腫相反還能讓身體更健康,血管更順暢。

睡前喝水可防腦血栓
腦血栓是的一種常見疾病。它的發(fā)生不僅和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疾病有關(guān),也與的血液粘度增高密切相關(guān)。的血粘度越高,越容易發(fā)生腦血栓。
血液在人體血管內(nèi)流動,就像是河水,流速越快,沉淀越少;反之,流速越慢,沉淀越多。血粘度增高勢必導致血液流速減慢,血液中的血小板、膽固醇、纖維蛋白等物質(zhì)便會在血管壁上沉淀下來,久而久之,沉淀物越積越多,若再合并有高血壓、動脈硬化等疾病,就會導致腦血栓形成。
研究證實,人的血液粘度在一天之中不停地變化著,并有一定的規(guī)律:在早晨4點至8點血粘度最高,隨后逐漸降低,在凌晨達到最低點,以后再逐漸回升,至早晨再次達到峰值。
這種規(guī)律性的波動在老年人身上表現(xiàn)得更為突出。此外,腦血栓的發(fā)病時間多在早晨至上午期間,說明血粘度增高和腦血栓的發(fā)生有一定關(guān)系。
專家建議,養(yǎng)成睡前飲水的習慣可以降低血粘度,維持血流通暢,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腦血栓的形成。
然而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,飲食過熱與食道癌等多種消化道疾病息息相關(guān)。這是因為人的食道壁是由黏膜組成的,非常嬌嫩,只能耐受50℃到60℃的食物,超過這個溫度,食道的黏膜就容易被燙傷。
過燙的食物溫度一般都在70℃到80℃左右,比如剛沏好的茶水,溫度可達80℃到90℃,很容易燙傷食道壁。如果經(jīng)常吃燙的食物,黏膜損傷尚未修復又受到燙傷,容易形成淺表潰瘍。反復地燙傷、修復,就會引起黏膜質(zhì)的變化,進一步發(fā)展變成腫瘤。
此外,飲水時也應(yīng)該注意溫度。日常最好飲用溫水,水溫在18℃到45℃之間為宜。過燙的水不僅會損傷牙齒的琺瑯質(zhì),還會刺激咽喉、消化道和胃黏膜。即使在冬天,喝水也不宜超過50℃。如果實在怕冷,可以適當多吃些姜、胡椒、肉桂、辣椒等有“產(chǎn)熱”作用的食物,既不會損傷食道,還有額外的保健功效。
【生意上的事-用搜脈。了解更多搜了網(wǎng)資訊,請立即關(guān)注搜了網(wǎng)官方微信(微信號:sole518)】

上一篇: 餐前 給消化道添點“潤滑劑”
下一篇: 老年人常吃豆糊可滋養(yǎng)五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