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考與親情選擇成為道德難題
2012/6/14 9:10:20
考試與親情的選擇,為何成為道德難題?湖南長沙一位母親在陪送女兒參加高考的路上被車撞倒,在交警和路人勸說下,女兒含淚繼續(xù)赴考,母親經搶救后已脫離生命危險。
女兒含淚赴考,被一些人解讀為舍母赴考,進而上升到高考與母親誰更重要的價值層面,對女孩進行道德批判。然而,道德評價不能忽視具體情境,對于具體情境下的個體選擇,不宜上升到道德高度進行抽象評價。
在女孩面臨的兩難前,顯得有點大而無當、蒼白無力。這也提醒人們,抽象的道德原則必須與具體的生活情境結合起來,更多地考慮具體情境中的復雜和兩難,才能真正彰顯道德的導向意義和人文關懷。不論具體情境、不問青紅皂白,占據道德高地、揮起道德大棒進行價值評判,容易把具體情境中的問題簡單化、絕對化,也少了一份對當事人的理解和關懷。
道德原則應該推崇,價值標準應該堅守,但抽象的道德原則和價值標準不能用來剪裁一切現實行為,尤其在這個日益復雜而深刻的時代。對含淚赴考的女孩與愛心拳拳的母親,最好的關注或許應是無聲的祝福。
參加高考,還是陪護母親?這兩個選項并列,已經說明,在當前的社會認識中,高考的重要性,已經可以與親情相較。也正因此,這才會成為一個怎么選都對、也怎么選都錯的倫理困境。
高考仍然是社會流動的重要渠道,文憑、學歷的競爭也仍然是“拼爹”之外的主戰(zhàn)場,這樣一場考試中,仍然寄托了太多個人和家庭的期望?;蛟S,女孩在考試和母親間的艱難抉擇,正提醒我們,社會上升的渠道還太窄,人才脫穎而出的方式也還太單一。
本文是由搜了網整理發(fā)布,如想了解更多請瀏覽:http://www.nanjingzc.cn/
【生意上的事-用搜脈。了解更多搜了網資訊,請立即關注搜了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sole518)】

上一篇: 提供一次性餐具 加收餐具費
下一篇: 太空迎來神舟九號目標十全十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