鴨肉變身為羊肉混入市場銷售
2013/1/7 9:10:27
近來不斷有媒體曝出,市場上充斥著用低價豬肉、鴨肉制成的“假羊肉”。
假羊肉竟混進超市
在市場上買到的羊肉卷要么沒羊肉味,要么膻味很重,懷疑是用別的肉冒充的或加了一些添加劑。2012年12月16日下午,北京市民張女士在北京市通州區(qū)華潤萬家河畔麗景店內買了3斤散裝羊肉片,價格為每斤25.8元。張女士回家吃起來感覺很不對勁。“剛買回的羊肉片,下鍋涮著吃,一點羊肉味都沒有,湯也沒有膻味。”張女士仔細觀察肉片發(fā)現,紅肉白肉截然分開,看上去不像是羊肉。當晚7點多,張女士帶著肉片來到超市理論,工作人員承認:“我們賣的是涮肉片,是牛羊肉混合制作的。”張女士反問:“賣的時候怎么不說是混合肉?而且標簽上寫的也是‘羊肉片’。”隨后,超市給張女士辦理了退貨,但是超市負責人否認欺騙消費者,只是道歉:“這是一場誤會,由于工作人員沒能及時說清才導致,以后會加強管理。”
記者在調查中發(fā)現,和張女士有過類似經歷的人不在少數。家住北京市朝陽區(qū)的李先生前兩天在超市隨手買了一袋兩斤裝的特價“羊肉片”,價格為30元?;丶液髣偞蜷_包裝,就聞到一股嗆鼻的膻味。李先生看著包裝上印的大草原圖片,心想:“草原的羊肉果然膻味重啊。”讓他沒想到的是,剛夾一筷子肉片下鍋,整鍋湯都冒著強烈的膻味,家人吃不下去,一一落筷。他們仔細觀察肉片包裝后發(fā)現,這是一袋“涮肉片”,配料表中清楚地寫著“豬肉和羊肉”。但讓人疑惑的是,為什么加了豬肉,還有這么濃重的膻味?
超市里都有假羊肉,市場上的狀況又如何呢?帶著疑問,記者隨李先生來到一家農貿市場。在記者的追問下,一個肉攤老板指著肉片悄悄告訴記者:“市面上有些所謂的‘羊肉片’,都是用價格低一些的豬肉、鴨肉混合制成的,為了有膻味就添加羊油。”
鴨肉搖身一變成羊肉
“假羊肉并不是今年才開始流行的。”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名廚師告訴記者,早在2005年,就有人在市場上發(fā)現過假羊肉,當時并不多。但最近幾年,假羊肉,尤其是假羊肉卷/片及烤羊肉串造假已經非常普遍了。由于羊的養(yǎng)殖方式和規(guī)模的原因,羊肉的成本往往較高,而產量較低,但冬天對羊肉的需求量大,這讓很多不法商販有了可乘之機。
國家烹調高級技師、山東旅游職業(yè)學院高級烹飪技師張亮告訴《生命時報》記者,現在市面上用來摻假的肉主要有豬肉和鴨肉兩種。由于鴨肉的顏色和口感跟羊肉更為接近,且價格更便宜,成了不法商販造假的首要選擇?,F在羊肉造假的方式也五花八門:有的是直接在羊肉中摻入鴨肉或豬肉,這樣的假羊肉膻味很?。贿€有的則是直接用鴨肉或豬肉摻上綿羊油,這樣的假羊肉往往膻味很重,既有羊肉的味道,又有羊肉的口感;更有個別不法商販在烤羊肉串時用羊尿浸泡一些劣質肉。張亮指出,如果僅用鴨肉或豬肉冒充羊肉還算萬幸,可怕的是用病死禽畜的肉冒充,因為羊油羊尿會掩蓋肉的不良品質,讓消費者無法判斷,這樣的肉會對健康造成威脅。
真假羊肉大揭秘
現在連超市都有假羊肉,消費者又有什么辦法能鑒別真假呢?大連營養(yǎng)學會常務理事王興國指出,除了看羊肉標簽上的配料表外,更重要的是消費者要學著從色澤、紋理、脂肪分布、解凍及涮鍋后的狀態(tài)等來分辨真假羊肉。
豬肉仿冒羊肉:大片紅色肌肉在中間,小片白色脂肪在兩側,肌束間脂肪很少或沒有,因此沒有明顯的紅白相間條紋。質地較粗糙。解凍后,肉片變軟但不發(fā)散,紅白顏色對比更強烈。下清水火鍋涮過之后,湯水略渾濁,肉片收縮特別厲害,口感硬。
鴨肉仿冒羊肉:雖然也有紅白相間條紋,但紅色(肌肉)和白色(脂肪)條紋都較粗,紅白分明,肌束間無脂肪。其條紋形狀不自然,人為排列的跡象很明顯。解凍后,肉片變軟且發(fā)散,全是碎片,說明它們是臨時壓制在一起的。下清水火鍋涮過之后,碎肉或雜質、添加物使湯水明顯渾濁。肉片收縮明顯,口感細膩但不嫩。
真羊肉:肉質細膩,紅白相間呈細條紋狀,比較自然。紅的是肌肉,白的是肌束間脂肪,有人稱之為“大理石”狀條紋。解凍后,肉片變軟但不發(fā)散,紅白仍成片不分離,說明它們本來就是一體的,而不是臨時壓制在一起的。下清水火鍋涮過之后,湯水較清(不會明顯渾濁),肉片收縮不是特別厲害,口感嫩。
本文是由搜了網整理發(fā)布,如想了解更多請瀏覽:http://www.nanjingzc.cn/
【生意上的事-用搜脈。了解更多搜了網資訊,請立即關注搜了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sole518)】

上一篇: 爆料人稱房妹父親保護傘不少
下一篇: 積分兌換禮品是欣喜還是掃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