價格戰(zhàn)都沒得打 虛擬運營商該如何生存
2014/6/4 11:49:54
6月3日,阿里通信宣布了其虛擬運營商業(yè)務的計費標準,阿里通信運營的170號碼語音、短信、上網均以流量計費,流量費0.125-0.2元/M,并將探索WiFi環(huán)境下170號免費打電話。
所謂以流量計費是指在語音和流量之間設定一個兌換比值,由阿里通信后臺自動完成兌換,用戶無論打電話還是短信或上網,均按流量計費,比如具體資費為:通話1分鐘=0.75M,1條短信=0.5M,而每M流量=0.125-0.2元人民幣,單價隨使用量遞減。
像電信運營商一樣,阿里通信也推出了多種套餐,但整體看,與三大運營商既有資費標準相比較,幾乎沒有什么優(yōu)勢,也就是說消費者如果選擇阿里所提供移動轉售服務的170號段的話,很難達到省錢的目的。
在阿里之前,另一大虛擬運營商京東通信也公布了170號段手機資費標準,價格也一樣與三大運營商相比無甚優(yōu)勢,事實證明,人們對虛擬運營商的加入將掀起新一輪電信價格戰(zhàn)的冀望已經落空。而其根本原因,還是因為定價權始終掌握在運營商手中。
毫無疑問,價格戰(zhàn)屬于低端競爭,但是對于新生的虛擬運營商來說,如果連最簡單的價格競爭都無法開展,又怎么從市場根深蒂固的三大運營商手里搶客戶呢?要知道,電信市場是有網絡效應的,網絡越大,用戶黏性越強,帶號轉網政策在中國又基本沒有推行。
在現(xiàn)實環(huán)境下,虛擬運營商“陪太子讀書”的角色其實早已確定,而為何阿里、京東等民企仍舊對移動轉售業(yè)務趨之若鶩呢?一個重要的原因是,很多致力于成為虛擬運營商的企業(yè)并不是真的看好移動轉售業(yè)務,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,有的將虛擬運營商身份看做一種題材或資源,獲取的是未來市場的想象力,有的則把進軍電信業(yè)務作為對現(xiàn)有業(yè)務版圖的一種完善,是布局,是搶入口。
那么除了發(fā)動價格戰(zhàn)之外,虛擬運營商是否就真的再不能撬動電信巨頭?倒也未必,創(chuàng)新是另一條路。虛擬運營商要真正能夠推出
更關鍵的問題是,這樣的創(chuàng)新,電信巨頭們會容忍嗎?
本文是由搜了網資訊頻道http://news.51sole.com/發(fā)布轉載請注明
【生意上的事-用搜脈。了解更多搜了網資訊,請立即關注搜了網官方微信(微信號:sole518)】

上一篇: 京東金融顛覆以往促銷模式 玩出新花樣
下一篇: 樂視進軍海外市場 是否會重蹈魅族覆轍